很多人都是開著私家車來集市上購買新鮮的雞鴨魚和牛羊肉,也會購買當地的土特產。
永昌木偶戲俗稱“肘猴子”,清朝初年,始見於今水源、朱王堡兩鄉鎮。木偶過去頭用木雕,大小若拳頭,臉譜程式化,戴上胡子是須生,卸下胡子是小生。
近年經過改進,頭選用石膏翻模,紙殼脫胎,大如拱學,輕巧結實。木偶戲班都有戲箱,木偶戲的人物是“木偶人”,頭如拳大,身高約二尺,將紙漿做好的頭麵殼和衣冠,穿戴在一個“十”字形木製支架上而成。木偶人可以根據劇中人物的身份、年齡、性別、性格特征,運用誇張的手法,合理變形:使臉型應胖則胖,該瘦則瘦,使眼睛應圓則圓,該長則長;使嘴巴應大則大,該小則小,使角色的特征更加突出、鮮明。
木偶頭根據人物性格精心設計,並用拉線、拔棍等方法把眼、眉、口、舌、耳裝成可以自由活動的形式,加上搭腳、帶腿,這樣就把呆板無情的木偶,變成了感情豐富的劇中人。木偶的手是用木刻的空心握拳狀,大如雞蛋,安裝在一細木杆上,木材通過袍袖中,用細繩捆紮在手腕處,手露袖外,刀槍或馬鞭等物,裝入拳空心洞處。
木偶配有三種不同造型的手:木偶平常沒有腿,如需腿部動作表演時,另製作雙腿由演員配合操縱,稱之為“配腿”或“配腳”,這種技法在有些杖頭木偶戲中又叫“亮靴”或“打靴子”。
靴鞋襪褲,安裝於一短小木杆上,暫時另置一旁。攝影衛波
據悉,自2017年12月啟動建設以來,園區完成了國家級忻州雜糧市場、忻州海關、山西雜糧科技創新園區、山西省雜糧產品質量檢驗中心、新品種新技術新方法試驗基地五大板塊的建設,實現交易3.51億元,其中線上成品糧訂單700萬元,線上原糧訂單3.1億元,線下實體市場完成交易3400萬元。忻州市雜糧產業發展中心主任王愛明表示,目前,園區正在積極創建國家級公司示範園區。
下一步,“中國雜糧之都”產業融合園區將以園區為引領,推動全市雜糧產業高質量發展,力爭打造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的“忻州樣板”,成為太忻經濟區忻州農業板塊的重要支撐。(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)【啟航新征程藝線楚風揚】名人茶人講述正道滄桑家事國事接續奮鬥不息
(作者:蒙自少婦外圍)